首页» 新闻动态» 媒体

中央电视台新闻周刊:本周视点“快”垃圾,新垃圾?

发布日期:2017-11-13

    白岩松:今天是11月11号,是一个一年一度快递开始满天飞的日子。当然,说是满天飞有些夸张,但说是满中国送一定不夸张。武功秘籍,唯快不破,众多等了很久的人在网上下了单,接下来就靠一个"快"字了,连复兴号都几乎有专列来为快递服务。不用说,这快递量创世界纪录是分分钟的事儿。但这边创世界纪录,那边也一定给世界带来压力。就说说这快递的包装吧,2015年的时候,裹快递的胶带总长度可以绕地球425圈。又是两年的发展,今年的中国快递胶带估计离把地球缠上已经不太远了吧。无论胶带还是塑料泡沫,还是快餐盒,这快速发展的新业态垃圾该如何治理?您别说,11月11号来临之前,国家有关部门开始更加高度的重视起这个问题来,接下来会怎样应对呢.新闻周刊本周视点关注面对新的垃圾有没有新的办法。

    朱磊说:"这个是菜鸟网络推出的全生物降解塑料袋,在六个月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个是京东做的生物基的塑料袋,这个向环境排出的碳,比传统的塑料袋是降低的。"朱磊是学校核心课程供应链管理以及包装材料等选修课程的教师。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国家邮政局指导成立的国家首个快递业绿色发展协同创新基地的负责人,长期从事绿色快递和绿色物流的研究。平常虽然很忙,但朱磊一直关心着校园快递站的发展。

    朱磊说:"像这种透明胶带缠绕就有点过量了,在关键部位缠一道就已经足够了,这是一个产品的外包装,这里面可能有东西比如说塑料袋,完全是可以从电商角度把这些所有的包装合二为一的。"全透明胶带携带有毒有害物质可能性大,普通编织袋顶多只能使用两次,而纸箱则可回收再利用。朱磊剖析了大小快递各组成部分的利害,事实上这个快递站由第三方公司成立并整合多家快递企业为学生提供收发快件服务,又以承包的形式让学生管理。承包人之一小崔说:"出于控制成本考虑,他们会指导同学把纸箱放在相应垃圾桶里,以便回收。"我们要是从网上买的话我们要花成本。每回同学来拿快递盒子给我们的时候,我们都会说,下回我们的包装费是不收你们的。因为快递是有包装费的。那个气泡垫,其实我们也是回收利用的。

    这几天上演电商大战,每天能收到3,4千件快递。而国家邮政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快递量为313.5亿件连续6年,每年增长超过五成。三家外卖平台日均接单总量为2000万单。巨大的市场需求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宅经济和手指经济产生了大量的垃圾。11月2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分组审议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指出:我国固体的废物污染防治面临新形势和新问题。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信春鹰:相关部门要尽早对新形态的垃圾做预案,要做到防患于未然。比如说现在的快递垃圾,餐饮外卖的垃圾还有共享单车和其它共享的这些物质垃圾。对这种新形态的垃圾,就没有明确的部门在管。

 

    北京印刷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院长齐元胜说:"这个产业应该还是比较大的,涉及的面还比较广。一个涉及到我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涉及到工业企业,涉及到国家的整个环境保护战略这方面。"

    朱磊说:"这个新型垃圾并不是材料本身的新型,而是它的来源是一种新的形态。我们之前做一个统计:在城市新增加的垃圾当中,可能20%到50%之间,是快递包装产生的。"朱磊估算:新增垃圾中物流和电商企业三七分,以往部分垃圾在线下超市实体店等场所的买卖行为中产生。如今又以网购形式产生了垃圾来源上的改变。朱磊指出;网购集中爆发产生的垃圾让快递物流,外卖平台承担了部分破坏环境的原罪。朱磊说: "传统的菜市场,一天产生的塑料袋的垃圾,这个量也是非常惊人的。可能跟它一个城市的快递包装的垃圾量,恐怕有得一拼。但是很少人去关注菜市场的塑料袋的垃圾产生量,因为菜市场的主体是非常分散的。而快递的主体却是非常集中的,快递这方面是肉眼直观感受到的。而且特别是快递行业,又跟人民群众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所以这一点也是人们感受的一个误差。"

    <<外卖,正在毁灭我们的下一代>>这篇曾在不久前刷屏朋友圈的文章,从一次性筷子和塑料盒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替代性方案等方面,阐述了外卖的危害性。同时又有文章对其内容进行了针锋相对式的反驳。一时间,外卖等新兴行业存废之争风靡网络。在朱磊看来,对物流外卖行业的喊打喊杀,显得很极端。朱磊说:"任何一个事物的发展,都会带来一个社会兼容性的变革。所有的工业革命,对农业经济来说是一个摧毁性的革命。难道工业革命就不应该存在了吗?快递和外卖作为中国有特色的经济行业发展方式,我觉得是我们中国人值得骄傲的经济领域。它肯定不是毁了我们下一代,而是提供了我们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去限制它,或者是给它戴上一个大帽子。我觉得这个是对社会的一个挺不负责任的说法。"

    之所以担心与快递外卖有关的新业态垃圾,是因为无论胶条还是快餐盒或者塑料泡沫,都大部分属于无法自然降解的垃圾。即便埋到地底下很多年,它也不会讲解,只会让地球越来越沉重,让人类越来越受污染的威胁。难怪前段时间有一篇题目叫《外卖,正在毁灭我们的下一代》的文章火了。核心的内容就是说:外卖的一次性包装和碗筷会给我们带来毁灭性的污染。但是很快,又有声音反对说这很夸张,外卖盒的使用量总还不到中国塑料制品产量的百分之一,棍子可别都打到外卖的身上。但是这不到百分之一而且还在不断的增长啊,并且短期内还没看到立即消失的可能,它也的确存在风险。它会不会因此变成更大的问题呢?                                                                 

    "外卖正毁掉下一代"的文章火了,文章内容说 外卖的一次性包装,碗筷会给我们造成毁灭性的污染,但是很快也有声音反映,外卖塑料包装占塑料产量的百分之一,一棍子可别打到外卖身上可这不到百分之一在不断增长呀,并且短期内不存在消失的可能,它也的确存在危险,它会不会因此变成更大的问题呢?

    迈入十一月电商间的营销战争愈发激烈,折扣刺激下,快递量大幅度上涨,最近几年,几乎每个十一月超越千年,成为新的史上最忙快递月,高歌猛进的交易额背后,是难以计数的环境垃圾,为应对环境压力,今年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提出将每年的十一月的一周作为绿色快递宣传周,倡导包装减量等绿色快递消费方式,几大电商也做出尝试,如推行瘦身胶带在不影响封装的前提下,将宽度减少8毫米,用固体快速盒取代传统纸箱,倡导循环使用。

    国家快递业绿色发展协同创新示范基地负责人朱磊:很多东西是存在减量化的空间的,比如说产品包装和物流包装合二为一,能大大减少包装物的使用,这个工作既能降低成本,又能减少包装废弃物的产生,大家为什么何乐而不为呢,所以我觉得减量化这个工作,相对更容易做到,而垃圾讲解从材料上创新,从技术上创新恐怕还有待于观察。

    目前塑料垃圾的处理手段主要是焚烧、掩埋、堆肥三类方式,后两种主要是进行加工降解但过程却不容易不仅要求专门场地,高温处理,更对塑料材质有更多的要求,越容易降解的塑料成本就越昂贵。对于物流企业来说,采用高成本原料并不现实因此他们大多将公关方向放在快递包装减量上。

    顺丰公司包装实验室研发高级工程师路鹏:以前我们就是用这种气泡膜,然后我们会给收派员一个大概的标准,比如说一定要多包个三到五层这个尺寸,但是实际上在包的时候,像这种易碎品,收派员特别担心会碎,收派员他可能要包几层这样的•,可以把它裹起来,然后还要用胶带把它缠起来,缠多少圈不容易散,他才觉得安全,但现在我们已经变成这种可充气式包装,看到它是一个片状的,我们可以往里面注入空气,然后它就膨胀起来

    这是某物流企业包装实验室研发的填充物减量产品相较传统气泡膜包装同一个快件使用面积只占原来的六分之一,同时填充物从塑料改为空气,不会产生额外的有害物质,实验室还通过改造封口设计,研发能二次使用的文件封,能节约一半消耗,同时运快递水果用的泡沫填充物,他们利用可拉伸的蜘蛛棉,进行纹路切割规避以往在泡沫上挖洞造成的浪费,而为研究这些绿色包装,公司每年的投入都在千万元以上。

    顺丰公司包装实验室负责人徐景美:我们做的是如何能够使我们更绿色更环保,使我们所使用的材料产生的垃圾都减少,所以我们现在一直在研究气体包装。

    事实上塑料包装带来的污染并不是新问题,只不过如今它更加集中明显的爆发在快递外卖等行业。致力于白色污染也成为公众对这些新兴业态的责任与期待,今年九月就有公益组织对三大外卖平台提出诉讼,认为外卖助长了一次性餐具的使用,要求平台改变这种资源浪费,危害生态环境的经营模式。很快几大外卖平台都在订餐页面提供不需要一次性餐具的选项但这个设计却遭到了一些商家的误解

    美团外卖社会责任委员会秘书长杨碧慧:有大概百分之四十八的点餐产生在小区里,比如说我们理解的在家的一个消费场景,我们选项说不需要一次性餐具,可能有的商家会觉得不让我给人家用饭盒,那我怎么配送,所以我们后来也跟商家做了很多强调,不用餐具其实是指的是不用一次性餐筷而且商家那边有反馈说他按照这个要求没有配送可能消费者后续说为什么没有给我送筷子(而差评)。

    很显然商家重视的是用户体验,订餐者更在乎的是卫生和便捷作为替双方搭建桥梁的订餐平台,并没有权利强迫任意一方使用绿色包装,最多能实现的是自掏腰包,建立积分兑换奖品等机制鼓励用户不选择一次性餐具,而要想基本上解决快递外卖垃圾污染问题更需要政府将运送者和使用者的责任义务划分清楚

    美团外卖社会责任委员会秘书长杨碧慧:我们是希望得到政府更多的引导一个事情如果想做的比较完善其实是需要一些顶层的设计,我们希望从政府的角度来讲,给我们更多技术上包括方向上的一些指引,我觉得我们方向明确之后,可能统一了行动目标,接下来推进的时候,会有章可循。

    说到这有一点需要赶紧澄清谈论新业态垃圾,可不是将板子往快递外卖这些身上打,这些行业发展迅猛它也诞生的迅猛。

    白岩松:说到这儿有一点需要赶紧澄清,新业态的新垃圾可不是要把板子往新业态比如快递外卖上打。这些行业发展的迅猛,问题也诞生的迅猛,解决也需要迅猛,而解决知道也绝不是把责任往企业身上推,反而更多的是政府政策的监管和引导,加入一定的责任,自然也有企业的变化。让改变发生是目前面对"新垃圾"的时候,各方都需要参与,并且迅速做出回应的。有些垃圾也不怕,但是如果垃圾分类没做好,或者根本形同虚设,那就很可怕了,这方面我们做的不好。当然这只是简单的举其中一个环节的例子,那么我们该如何让改变发生?

    把用过的包装送到物流公司回收站可以得到丰厚的奖励,这个小举措正在辽宁省内试点推广,用户也可以将快递包装交给快递员,也能获得一定的奖励。这家大型物流平台的回收站点,每个星期都可以收到旧纸箱一千个左右。

    快递员:每回收一个想子会给顾客返5个京东豆,在我们平台上可以当现金抵值。我们把它整齐折叠之后,仓储会对这些纸箱进行二次切割,比较完整的会进行二次使用。

    北京印刷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院长齐元胜:一个是理念上,一个是可以借助互联网的手段去创新,能不能结合互联网,在每一个社区,每一个集中的投放点,建立回收机制,包括激励,有偿,循环这样的方式。我觉得这个是可以去做的。

    逆向物流是目前物流业的重点研究领域,是快递和外卖垃圾能否实现循环利用的关键,在正向使用时,可循环的包装产品通常比较顺畅,但在逆向回收时,却必须做到简便容易即时,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成本投入,还需要管理,加工全链条紧密配合。

    国家快递业绿色发展协同创新示范基地负责人朱磊:循环回收工作是谁来做,这是一个关键问题,而且因为逆向物流是比较复杂的系统,有可能是相对比较亏损的状态,在一开始的时候可能需要政府和国有企业来承担这部分责任,但是随着社会体系的完善,可能这部分的价值会越来越体现出来,这个可能就会变成一种市场活动。"

    靠快递小哥收取包装,额外的等待时间会影响收入,靠企业自身,如果包装没有经过分类处理,加工成本也会远高于全新产品,作为包装的末端,消费者能否正确处理一次性产品的垃圾,能否做到减量循环,对整个链条来说都至关重要。企业可以通过市场行为去引导消费者形成习惯,比如某国际咖啡品牌在全世界推出的自带杯折扣,顾客无论自带何种杯子,都可以减免3元钱,目的是减少一次性杯子的使用数量,减轻环境负担。目前国内只有百分之五的顾客会自带杯子,伦敦和纽约能达到百分之五十。

    国家快递业绿色发展协同创新示范基地负责人朱磊:我们的人民群众对绿色的环保意识也在提高。我们做过调研,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和群众他们愿意接受增加两到三毛钱的成本,来为绿色环保做贡献。另外就是从技术上来讲,其实大部分成本是在规模上,在初期规模不算太大的时候,成本在短时间内肯定是要上升的,但是一旦规模上去之后,成本是会下降的,这有一个阈值。如果突破这个阈值,绿色环保工作的推进会更加便捷有利。

    一次性塑料包装也需要清洁这个理念,在国内还很少被消费者接纳。包装箱上的胶带,餐盒中的剩菜,塑料袋中的油污,这些都会让塑料制品无法再利用,只能焚烧或掩埋,造成更大的环境污染。在日本,韩国等国家,垃圾回收的初步分类、清洁工作其实是在家庭中完成的。

    朱磊:比如说日本,自己家庭的垃圾处理上,就是有相当严格的规定,周几收厨余垃圾,周几收塑料垃圾,周几收玻璃垃圾,有明确的一个说法。而且比如说一个小区的居民新进入一个小区,物业会上门培训,会分发不同的袋子让装不同垃圾。这个就是在垃圾产生的源头,在产品的终端末端就可以把这个工作从人民群众手里做的差不多了。

    11月2号,国家邮政局、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十余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协同推进绿色包装业的指导意见提出绿色化、减量化目标,计划到2020年把可降解的绿色包装比例提高到百分之五十,基本建成专门的快递回收体系。是共享快递盒还是自带咖啡杯还是外卖餐盒清洗后多次利用,这些小细节都在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你享受到的一切便捷都有相应的环境成本,如果说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

    朱磊:就是绿色快递,人人有为,每一个人都会参与到其中,每个人都可以作为绿色快递的一份子。不管是做包装的减量化,包装物的再使用和包装垃圾的分类。这个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白岩松:七十年代初期,那时刚崭露头角的关注环保的罗马俱乐部,曾经非常认真的表扬了那个时候的中国对环保的重视,比如汽车很少大家都骑自行车,比如不用塑料袋购物,而用竹篮子或者布口袋去购物,不过谁都知道,这个时候的环保行为真是那个时候的中国的标配,可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穷啊,是不发达,是真没多少钱了,才骑自行车,环保是被动的。但是经过改革四十多年的发展,我们的经济上去了,但是新问题也出现了,被动的环保举动在我们这儿消失了,可是新时代下主动的环保行为又该如何进行呢?在这个11月11号一切强调快的日子里,思考跟行为看样子也得快一点了。

CCTV-13 新闻频道 新闻周刊20171111:https://tv.cctv.com/2017/11/11/VIDEEWnNBAjOqVovYAdlkY7I171111.shtml